行业热点走势
Industry Focus

标志性活动,节庆的活力之源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 责任编辑:
2010-02-27

  近些年,各种节庆层出不穷,然而节庆的标志性活动却并没有得到凸显。这也是造成许多节庆缺少新意、多有雷同、场面冷清等尴尬处境的原因之一。

 

  标志性活动,节庆的精华所在

  广东省旅游研究中心调研部主任梁江川向记者解释,标志性活动就是指最能体现节庆主题和精神的、每年固定举办的活动,它应该是节庆的凸显点和高潮,而一个节庆需要贯穿一个或者几个类似的高潮活动,只有这样,节庆才有活力。

  据了解,国内外成功的节庆都有自己的标志性活动。保加利亚卡赞勒克市的玫瑰节是世界知名的节庆,举办于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起,该玫瑰节持续举办“玫瑰女王”的选美活动,而每届的新玫瑰女王都头戴皇冠、身穿红色长裙出席各项庆典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国内的大连国际服装节近些年也做得风生水起,而该节的一个标志性活动就是大连世界名师时装展演会,经过13年的品牌积淀,逐渐获得了各方的认可,聚拢了强大的“人气”,2009年服装节尚未开幕,展演会的门票就被抢购一空。

  事实上,以狂欢节为例,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倾力打造,但有特色的并不多。反向而观,那些著名的狂欢节正在于其拥有了标志性活动。例如,巴西狂欢节的标志性活动是“桑巴舞巡游”,威尼斯狂欢节是“面具展示”,而希腊狂欢节则是“面粉大战”。

  山东大学旅游系许峰副教授表示,一个节庆的标志性活动是其品牌和精华所在,而标志性活动本身还应具有充实性、完整性、独特性和前瞻性四要素。

 

  三种现象,搅乱节庆标志性活动

  目前,国内很多节庆的开、闭幕式搞得异常隆重:举办大型歌舞晚会、邀请重量级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出席、联手一些广电媒体的品牌栏目打造“走进”系列……它们逐渐成为整个节庆的“重头戏”甚至“独角戏”。许峰表示,这无疑是一条弯路,节庆落入形式当中、丧失了对活动内容的追求是值得警惕的。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教授认为,严格地讲,开、闭幕式根本就不是节庆本身,但因为很多旅游节庆都比较年轻,有时结合实际情况也需要一些“造势”举措,但绝不能本末倒置。

  接受采访时,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表示,不少节庆没有自己的标志性活动,与办节思想不独立有很大关系,在有些地方甚至领导的喜好直接决定着节庆活动的内容,使节庆活动缺乏一个恒定的总体思路。该学者还举例说,他应邀多次参加一个荷藕节,该节每届都是花样百出、风格各异,后来才知道其主事的领导频繁更换,而每个领导都热衷于体现个人作为,喜欢“指点”节庆,这直接影响了标志性活动的打造。

  还有一个尴尬的现实就是,一些节庆基本等同于商贸洽谈会、展销会,考量标准也是以洽谈了多少项目、引进了多少资金为傲。梁江川表示,节庆的持续举办需要良好的经济效益作支撑,但办节过于功利化后,将难以聚拢或者直接丧失人气,最终也将无利可图。从经验来看,把节庆品牌和特点做出来,实现更大的收益是水到渠成的事。只关注短期的经济收益和商业盈利,自然就没有足够的耐心打造出标志性活动。没有统一模式,却有基本规律“如何打造出标志性活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各个节庆的特点也不一样,这没有统一模式,却有一些基本规律。”李明德如是说。

  在采访中,民众的参与度被多位专家作为首要条件强调。许峰认为,节庆的标志性活动应该是没有门槛的,民众都能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乐趣,节庆活动不能成为少数人的活动。如作为泰山国际登山节标志性活动的登山比赛,参加者大多是专业登山运动员,每年获奖的也是他们,影响了普通游客和市民参与热情。节庆组织者完全可以换换评奖方式,例如设立“最年长登山者”、“最年轻登山者”等等,以吸引众多游客。

  同时,标志性活动也要处理好“恒”和“变”之间的关系。许峰表示,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连续性和演进性的问题,一个标志性活动既要有稳定性,也要适应新情况做出调整。梁江川建议,节庆的标志性活动可以在大概念之下,每年再确立一个小主题。

  据了解,德国慕尼黑啤酒节自1810年就开始举办,如今已成为世界三大啤酒节之一,每年吸引600万人前往。而节庆游行便是其标志性活动之一,亮点有神射手、民间传说的团体、当地的乐队和纯种马。尽管历史悠久、游人如织,该啤酒节还是不断做出新尝试。近年来,啤酒节上就增添了传统服饰游行,许多游客都穿上传统的皮裤和紧身连衣裙盛装加入到游行队伍中。

  此外,还应该尊重市场选择、避免大而空的活动内容。“我们需要转变思路,运作方式上要变‘加法’为‘减法’,去粗取精,要把精华的东西亮出来,面面俱到反倒失去了特点,也就不能凸显出标志性活动本身。”许峰说。

  李明德还指出,选择标志性活动要“自然”,不是生搬硬套,要有客观基础。据了解,前述卡赞勒克市的玫瑰节就建立在卡赞勒克是世界著名的玫瑰产地的基础上,保加利亚的玫瑰油产量和出口均居世界第一,而卡赞勒克市的产量要占该国的14。慕尼黑啤酒节之所以如此红火,与当地存在的巨大的啤酒生产和消费市场有密切关系,啤酒更是被当地人称为“液体面包”。

   “如果一些标志性活动最终能融进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成为民俗活动的话,那才是节庆打造的最高境界”。李明德深有意味地向记者展望了前景。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行业热点走势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