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专家观点
Expert Opinions

陈为帮:城市设计大有可为

来源:微信 作者:陈为帮 责任编辑:
2020-11-03

认识城市发展的新形势
我国正处于两个百年交汇点,即将进入由全面小康向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新时期。国际形势正面临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在很多国家仍发展迅猛,国际形势充满着巨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新形势要求我们建立国家总体安全观和高质量的安全系统,发展战略也需要相应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明确要求:“要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我们是否需要在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突出安全发展的要求。1994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提出了七大安全,即经济安全、粮食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人身安全、共同安全和政治安全。“911”后,出现了非传统安全的新概念。在当前形势下,各类安全问题同时存在并交叉出现,状况复杂。我们需要认真对待。

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是国家安全的重点。我国城市发展需要强化安全意识。不仅需要做好防灾、防洪、防涝、抗震、防疫等工作,还要结合人防、城防等,从更宽广的领域研究和认识处理城市安全问题。

城市设计需要适应新形势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要服从国家大局和新形势。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需要关注安全问题。

陈先生认为,我国的城市概念可分为“行政区城市”和"实体城市"。

“行政区城市”是按我国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城市,是国家现行的行政管理法定概念,它包括城市和农村在内的全部行政区域。实际上,覆盖"行政区城市"的城市规划己经成为一种区域性规划。城市规划不是区域规划。“实体城市”是指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集中达到相当程度的地段和聚落。可以是市区,也可以是主城区,但不应当是行政区全域。
“实体城市”属于人文资源。城市设计主要是在“实体城市”进行的工作。总体城市设计和公共空间应该成为重点。城市设计贯穿城市规划全过程,但日常工作重点在控规阶段,这样,有利于直接指导和约束建筑设计。 

实体城市的城市更新可能成为今后城市规划的主要形式,而城市更新的发展,必然与城市设计密不可分。城市更新和城市设计需要从实际出发,考虑"有限目标",应将重点放在老城区更新、公共设施健全、公共空间的人性化和质量提升等。同时,要关注城市综合效益提升,处理好土地利用强度提升和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平衡,公共空间开辟和促进市场繁荣等;关注城市安全,促进平常时期和非常时期相结合。增辟公共空间,包括避难地、地下空间、紧急疏散通道,紧急用地的预留和保障等。做好城市生命线保障和高层建筑消防等等。

城市设计应该走市场化道路。城市设计跟总体规划不一样,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局部的且较为实际。要进一步规范城市设计市场。城市政府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包括城市标志性建筑)和重要公共空间的质量肩负重大责任,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需要落实。城市规划学术界要积极为城市政府提供技术和艺术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陈先生指出,城市设计要搞好,需要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密切合作。建筑群的体型环境,是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结合点,加上园林绿化、市政工程等,就成为城市设计的出发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结合,不能停留在缺乏温度的几项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和几条控制线(城市道路红线、城市建筑红线等),而应当更有温度、更加密切的相互结合。这种结合可能需要从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开始,在初步设计过程中形成。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重要环节。需要相互理解和有机结合与融合。

要关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公众参与,保障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安全和人性化设计。是否可以考虑对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实行铭牌制度。将该项目的出资者、主要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名称都铭刻在上,对公众和历史负责。应当积极开展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评议活动,逐步形成学术评议氛围。开展科普活动,通过案例分析,普及城市设计知识,提高群众的建筑文化意识。
--------------------------------------------------------------------------------------------------------------------------------------------------------------------------------------------------------
免责声明
本网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行内专家观点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