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升华

  升华,国内知名规划专家、产业规划专家和园区研究学者。加拿大国际商业开发与投资联合会特聘规划专家,国内多个政府部门的规划决策顾问。多家大学的客座教授。现任博为国际中国区首席顾问师。

  擅长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城市规划研究、旅游项目策划、商业地产策划和城市运营推广,曾服务过几十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以及旅游、商贸、文化等各类大型项目,主持过近百个产业课题的研究和大型地产项目的策划推广。

  多年来,出版专著包括《现代园区运营100问》、《现代旅游运营100问》等,在国内外知名财经专业媒体刊物发表了近百篇学术研究报告。

升华视角
Perspectives

环渤海二十年之痒

来源:博为国际 作者:升华 责任编辑:
2010-09-28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环渤海经济圈建设构想。这个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山东、河北、北京、天津“三省两市”。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虎踞龙盘,包括天津、大连、青岛、秦皇岛等中国重要港口在内的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环渤海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优势,已经成为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们不争的事实。环渤海经济圈一直被当作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然而,这个“第三极”却一直面临比较尴尬的局面。环渤海之痒,20年来从未停过……

 

  起大早却赶了晚集

  环渤海曾与珠三角在同一个起点开始做梦。环渤海经济圈早在1986年就提出来了,20年来走走停停,一直处于“概念”阶段,始终没有形成有区域发展特点的发展模式,增长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相对于逐步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内经济合作“起大早却赶了晚集”!

  环渤海区域合作进展缓慢有其客观原因。改革开放之初,环渤海地区国有经济比重相对集中,包袱重、结构调整的难度大,改革开放有别于南方。从我国发展的实际看,我国改革开放的热潮有一个从南至北、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区国有经济比重最高。政府对资源控制能力强,对企业干预较大,带有浓厚的政治经济色彩,影响了市场化的进程。

 

  市场分割严重

  环渤海区域合作之所以没搞起来,根本原因是没有从市场角度建立起内在联系。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差距主要在于文化观念直接导致体制上的僵化,缺乏现代市场经济的意识。环渤海地区长期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制约了经济发展。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发育不够,天津市只占全市GDP30%。目前环渤海地区市场分割严重,自成体系,互相排斥。天津有一段时间对外来民工堵截,警察只收外地人的过路费,河北也有这种现象。2002年曾经对民工进行清查,把暂居证撕了,把他们拉走集中起来,交了钱才能放走。这一两年好一些,但还是歧视、排斥外地人。而干活打工的多是外地人。于是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歧视,一方面又离不了。在人员的流动上,远不如江浙、广东等地。

 

  产业关联度小

  环渤海地区产业关联度小,没有形成彼此间的产业链,或者产业链很短。另一个极端就是环渤海地区趋同性大于互补性,天津、青岛、大连产业结构趋同。

  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天津对周边没有什么大的带动作用,辐射作用小,无法形成中心。而江浙、广东地区产业关联度强,形成了荣辱与共的关系。环渤海地区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自成体系,京津冀还不如两个半岛。不仅三个增长群之间没有来往,京津冀内部关联度也很小,很多行业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笔者最近考察了大连,不可否定,大连一直是东北亚的商业中心,有辐射的区位条件和物流基础,但大连的物流业一直局限在周边城市内的小区域流通,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于区域产业分工,早在2001年底,建设部主持“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评审会,这个规划建议以京津双核为主轴,疏解大城市功能,调整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的有机分工,为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描绘了一副蓝图。

  但“雷声大,雨点小”,后来似也了了。

 

  “诸侯经济”色彩浓厚

  环渤海地区本不该沉寂,这里有中国办得最成功的开发区,有中国最著名的高科技园区,有中国最优秀的企业群,有中国最密集的智力资源,有优良的海港和广阔的市场腹地。但,环渤海城市间距离远、战线长,互相合作难度大。最主要的是行政壁垒严重,“诸侯经济“色彩浓厚,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相协调。从目前来看,政府相互制约,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竞争大于合作,甚至没有合作。各地政府高层尚没有达成一致。目前,不仅民间学者缺乏沟通,与产业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很少沟通,没有形成11>2的合力。

  无论是北京取得2008奥运会申办城市的成功,还是青岛大企业的走出国门,都让人们无法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没有似乎都没有象“长三角”、“珠三角”一样作为一个整体亮相,甚至环渤海作为一个经济区域的概念本身都被人遗忘了。

  环渤海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区域融合一直是环渤海经济圈面对的一道尚未解决的课题。

 

  “韩流”弃渤南移

  在前几年,很多人都有一个判断,认为在日韩的产业转移中,环渤海将成为受益地区。因为环渤海有工业基础和港口优势,又接近日韩,日本和韩国会把一些重型产业如石油化工、钢铁、造船等,将转移至环渤海地区。但是,这种判断看来并不准确,大规模产业转移并没有出现。

  在部分产业转移中,韩国IT一直是环渤海圈IT制造业的中坚力量。环渤海尤其是山东地区历来是韩国IT投资最多的地方。但是,环渤海地区显然在变化中处于不利局面。以前,韩国IT和通信产业的投资多集中于环渤海地区,不过,有迹象表明目前韩国IT和通信产业在中国的投资热点已经转移到长三角地区。一些韩国IT企业表示,他们正在有计划地将重点由华北和环渤海地区转移到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据悉,韩国现代总投资将达6000万美元的现代数码(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线第一期工程已于上海闽北工业开发区落成投产。韩国现代数码CEO金昌炫表示,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成熟的物流体系、快捷方便的进出口通路、齐全完备的上下游厂商集散地,将为现代电子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便利条件。引人注意的是,“韩流”从环渤海流向长三角已成了趋势。

 

  市场观念影响变革

  与开放较早的“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的市场观念相去甚远。“环渤海”政府味一直很浓,多年来存在行政高于市场的现象,除了区域联系不够紧密、生产要素流动不够顺畅外,人才的流动也很慢,没有象长三角、珠三角那样,快速的人才流动为区域的发展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也带来新鲜的观念。

  当地一些城市的官员抱怨说,这里人们封建意识还很浓,有些城市有等级观念,环渤海各省市间有时开会都开不到一块儿。很多人认为,“环渤海”目前尴尬的现状,除了实质性协调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的因素外,与人们的合作理念和市场观念也有密切的关联。

  这种观点笔者表示认同。我们曾研究过中国西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市场观念,发现“环渤海”地区在某些观念上远不如比其落后的西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的商业文化很少,很大程度依存于政府文化;“环渤海”地区的自我意识很强,很少能与外界进行充分的交流,借鉴外面成熟的经验。比如山东,自然条件非常不错,基础设施完备,建设用地很多,而且劳动力丰富而且成本很低(山东的劳动力成本相当于上海的1/2,广东的1/3),这对投资者无疑具有很大吸引力。但,山东产业园区普遍的招商效果不如很多条件比其差的省份,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还是人的观念问题。如山东普遍工业园区很少走市场化的路子,他们往往不认可智力的价值,很少借鉴外脑,帮助其实现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

 

  环渤海正在焕发出迷人的魅力——写在篇尾

  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提出已达18年之久。去年2月的《廊坊共识》、5月的“北京高层论坛”,以及626日环渤海地区合作机制会议召开等一系列举动,被视为环渤海经济圈就此结束坐而论道的重要信号。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在投资机制、企业生态环境、区域内产业联系等方面还有差距,但是,从战略取向上分析,显然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笔者最近对包括大连、天津、烟台、威海等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做了一次调研,并与部分政府官员、园区负责人和地产项目老板作了深入的探讨。中国环渤海区域濒临日本、韩国,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具有开放的活力、发展的实力和合作的潜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中央政府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支持,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两年,大连、青岛、烟台、威海、北京等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和多个商业地产项目多次邀请笔者前往实地考察,洽谈策划招商的事宜。从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对专业策划服务容量来看,环渤海经济圈已全面沸腾,我们已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力量。

  去年由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所做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显示,在整体竞争力上,以北京、天津为中心,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地区已经超过了华东地区——这一结果自2004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现了两次。伴随着新的中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出炉,以及环渤海经济圈日益显现的良好发展前景,已深深地触动了对台商们的商业神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升华视角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