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半年报 国家统计局10位司局长最新解读(一)
中国经济半年报 国家统计局10位司局长最新解读(一)
上半年经济平稳运行,季度环比连续实现正增长
上半年,我国GDP为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60亿元,同比增长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第二产业增加值236530亿元,同比增长5.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6%;第三产业增加值349646亿元,同比增长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6%。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0%、38.3%和56.7%。从环比看,经季节调整后,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7%。
环比增速连续八个季度正增长,经济保持平稳向好态势。
三次产业增长稳定,生产供给稳步增加
上半年,各行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夏粮获得丰收,畜牧业生产稳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服务业持续恢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延续较快发展势头,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1.9%和9.8%,合计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假期经济相关行业发展较好,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9%和6.6%,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
二季度,工业生产延续较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略有回落,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仍保持较快增长,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2%和8.7%,合计拉动服务业增长1.5个百分点。
国内需求持续恢复,外部需求有所改善
消费稳步扩大。今年以来,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服务消费增势良好,消费需求延续恢复态势,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显著。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5%,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
投资平稳增长。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举措加快落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关键性作用进一步发挥。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5.6%,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
净出口稳中有进。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对外贸易规模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3.9%,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
高技术行业发展良好,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1%和11.7%,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2和7.8个百分点,推动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化,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上半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8%和8.7%,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8和2.7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4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市场活力不断释放。1—5月,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2%,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7个百分点。
全国夏粮获得丰收
2024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有所增加。夏粮产量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72.5亿斤,增长2.5%。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
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712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增长0.6%。其中,猪肉、羊肉产量有所下降,牛肉、牛奶、禽肉、禽蛋产量稳定增加。
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
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3.2%,其中,一季度下降3.9%,二季度下降2.9%。总体看,上半年,我国夏粮取得丰收,农业经济平稳运行,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前期黄淮海部分地区受干旱影响,近期长江中下游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对农业生产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下阶段,要持续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科学有效防灾减灾,切实推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出口逐月加快,利润保持增长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6.1%、5.9%,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较快增长态势。工业品出口累计增速逐月加快。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3%,增速较1—5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累计增速年内逐月加快。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升,共同推动企业营收增速回升、利润保持增长。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
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增强。上半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8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3.3%,较一季度提升1.5个百分点,“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增强。主要装备行业中,电子、汽车行业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13.3%、9.8%,对上半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近三成,是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引领高端化。
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5.8%,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
端产品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17.8%。总体上看,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二季度以来工业生产增速有所放缓,企业盈利水平仍然较低,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面临一定挑战。
下阶段,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狠下功夫,努力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能源生产总体平稳
能源进口保持稳定
能源进口领域,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来源多元稳定;国内需求持续恢复,进口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海关总署快讯数据,上半年,进口煤炭2.5亿吨,同比增长12.5%,较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进口天然气6465万吨,同比增长14.3%,回落8.5个百分点;进口原油27548万吨,同比下降2.3%,一季度为增长0.7%。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显著提升
初步测算,上半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4.7%左右,较一季度放缓约0.5个百分点。国家支持非化石能源发展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新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用能结构持续改善,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能源绿色化清洁化底色进一步凸显。
上半年,随着煤炭先进产能有序释放,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原煤生产降幅收窄,原油生产稳定增长,天然气生产创历史新高,电力生产同比加快,能源生产总体平稳。
服务业发展稳中有进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分量更加突出。初步核算,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349646亿元,同比增长4.6%。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6%,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6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7%,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
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9%和9.8%,合计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7个百分点,为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业新兴领域增势向好。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快速增长,持续赋能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业融合化质效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融合。服务消费潜能释放。服务供给持续优化,进一步释放服务消费需求,消费新增长点不断培育壮大。
服务业企业预期回升向好
上半年,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位于扩张区间,均值为50.8%。6月份,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
从市场预期看,6月份,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6%,比5月份上升0.6个百分点,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住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未来发展继续看好。
总的看,上半年服务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要看到,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等制约服务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因素依然存在。下阶段,要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进一步壮大发展动能,巩固和增强服务业经济回升向好基础。